今日语录:我心向道,心净若明月。——出自《完美世界》·月婵

月婵

致未来:我真的好喜欢月婵这个人物,不可亵渎的存在,神圣而令人向往。🥰🥰🥰

近期身体状况

最近连续 3 天晚上 21:00 将手机、电脑统统关机,记录一下身体的反应。

我并没有立刻睡着,而是硬躺了 2 个小时才睡着的(有想写的东西就拿出纸质笔记本写下来),之所以愿意这样耗,实在是想把睡前玩手机这个坏习惯改掉。

前天和昨天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头痛。前天在夜里 2 点左右醒了头痛,昨天在睡前 1 小时左右不同。

我的结论是:不把大脑放在一件具体的事情上,不冥想,只是让大脑自己神游,会带来头痛。

所以接下来的打算是,等大脑不活跃的时候再睡,关闭手机、电脑之后背单词或读书。

  • 每天都在跑步,不打卡没有压力,乐意继续跑。
  • 屏蔽了和当下无关的信息,屏蔽了只会讲道理、成长的朋友圈内容。简直不要太爽。

知行合一是练出来的

我不再是《认知觉醒》、“L先生说”这类成长类内容的“忠实”受众了,只会提取其中很小一部分内容。

有这个决定,是因为最近的睡觉、跑步、写作使我发现,自律完全是靠做出来的。方法论、认知、道理是用来说服别人的(是对外的,不是对内的)。

知行合一不是逻辑推理出来的,而是靠练出来的。想靠思想建设改变身体,远不如直接改善身体来得实在。

想要成长、想要自律、想要养成习惯,根本就不需要那么多方法论、逻辑推理。

**直接去做,做多了就成为习惯了。**看 10 本励志书不如坚持 30 天更有效果。

下面是更深入的记录。

成长类内容的受众

把成长类的书、文章视频简单分为四个板块👇

  1. 这个道理是什么
  2. 为什么这个道理重要
  3. 有哪些成功案例
  4. 你该怎么做

先让读者知道这件事很重要,不做会怎样,再用科学依据增强说服力,然后用几个成功逆袭的案例刺激读者,最后再给出具体做的方法。

这类内容大部分篇幅都放在了说服读者相信某件事之上。

很无奈,也不能怪写作者。因为他们以文字为生,不得不添加案例、理论、逻辑推理,增加文章的篇幅。

有些公众号每年发布的内容都相同,相同的内容反复发,只是多几个新鲜的案例……换汤不换药。

前三个板块就是“似是而非,看似有价值实际上没什么用的信息/道理”,搜集和大量阅读这类信息,对读者并没有实质性的好处。

这类信息是作者为读者做思想建设而写的。

初学者早期的确需要通过案例和逻辑推理,建立“某件事很有必要”的认知,引起对自律的重视。

但是当他有“这件事的确很重要”的认知之后,再看案例和逻辑推理的部分对自己的影响甚小,因为这只思维层面的活动。

故事和道理看多了,甚至容易陷入自以为正在成长,自以为看故事、听理论就是成长的思维陷阱。

换句话说,我认为,这些东西是给刚开始建立(成长的)世界观的人看的。

独立者应关注什么

当一个人有了“某件事很重要,想要养成习惯”的意识之后,说明成长类内容前三个板块的铺垫已经成功了,完成了思想建设的任务。

这时,他就应该关注怎么做,还有实践

而不是继续听逻辑论证,看成功案例,不断颅内高潮。

我过去是这样的。

原本我以为,需要学习时间管理、精力管理的方法,就能高效学习。

但最近 3 天,我 21:00 就把手机电脑关机,早睡。次日早起,写日记,跑步,整天都精神满满效率高高。

过去有段时间,我想写日记,看了好几本书,写日记、复盘等等,还倒腾日记模板。只是在浪费生命,倒腾完就不写了。

现在我非常肯定,这次和以往不同,我是发自内心的不对道理改变行为有所期待,而是相信行为本身才能改变行为

做思想建设远不如直接在身体上做建设来的实在

关手机、睡觉、跑步,我没有用任何书中的技巧,就是想做,然后就去做了,而已。如果你也体会过,也许就能体会我为什么质疑道理的作用了。

还有,文章、视频中有关“怎么做”的论述,只是一种参考而已,还要根据亲身实践,调整行为。

只要是正确的事你就去做,不用管为什么——俞敏洪。

就用俞敏洪的话作为结束语吧,脑子中突然闪现出这句话来。原来是这么个意思。

2023-12-27,写给未来的我,以及陌生和熟悉的你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