灵感碎片:有价值的垃圾

今日金句:很多人觉得学了很多理论,领悟非常深,其实,不过是一堆看起来有价值的垃圾而已。

像“L先生说”这种分享情绪、智识、成长知识的博主,或《认知觉醒》这种成长类书籍,以后可能就不看了。

成长类的东西变着方式说,不如掌握一门技术实在。

碎片灵感:接纳一切,经常在心中默念“我不管你你就对我没有影响”。 即使是正确的执念,也要放手。

知识管理之——软件用多少

我的工具使用理念是“定位清晰”,避免 All In One .🚩

定位清晰包括“做什么和不做什么”,有时候不做什么比做什么更重要,什么都做往往会晕头转向。

用浏览器举例子,电脑端我使用了三个浏览器,它们各司其职。

  • Edge:插件多,用来搜索、下载资料(文字、图片、视频等),逛社区、看视频、玩。
  • Chrome:简洁,用来做“和遣词造句(写作)相关的事”。
  • Firefox:简洁,用来学习,阅读。

今天在桌面新建了一个txt文件,命名为今日blog,所有碎碎念都写在这里,然后第二天清零。

  • 不想用 flomo ,因为什么东西都丢进去,会让人不想打开;
  • 不想用编辑软件(VS Code、Obsidian),太重了,而且目录中会显示许多文档,注意力不能 100% 专注在写作上。
  • 发现一个 txt 文件特别专注!!

我的信息系统之——用了哪些工具

下面用我的信息管理体系来举例👇

  • flomo ,只用来记录随便知识,不做读书摘录。我赋予它的定位是“存放对写作有帮助的信息”,主要使用的功能是“免费的多端同步”;
  • 一本日记,只用来写碎碎念,不写日记。我赋予它的定位是“存放碎碎念、思考”,主要使用的功能是“往年今日、上个月的今天、三个月前的今天、随机一篇日记”和“分类、标签、日记标题”,这些功能非常适合回顾自己的所思所想,此软件我已付费(往年今日、导出 markdown 等功能);
  • Excel,只用来写晨间日记。这里是只要回顾就有收获的内容,我赋予它的定位是记录事实——“事件+情绪+原因+反思”;
  • Obsidian,只用来写作。这里存放和写作相关的摘录、思考和输出,我赋予它的定位是“面向输出的工具”;
  • Notion,只用来备份资料。这里存放网络上值得备份的文字资料,防止原作者删除,我赋予它的定位是“个人知识库,维基百科”,收藏功能要慎用;
  • 幕布,用来写读书、学习摘录。读书摘录和面向写作的摘录不同,因为一本书的知识可能涉及多个领域的知识,能写作的方向有许多(以后可以展开写这部分);
  • VS Code,只用来写博客。我对博客的定位是“对某人有帮助的经验”(这个人更多的是我自己)。我觉得每个人都应该为自己建造一座游乐场,可以持续获得精神满足感,所以我希望写博客能成为我的精神家园。
  • 可话,只用来分享日常和总结知识碎片。我对可话的定位是“培养分享欲”。虽然只有不足20个好友,但这里有相谈甚欢的好友,很有动力。

至于博客有没有人看到,也许要很久之后吧——把网址放在网络或告诉你。或者如果你独自见到了我的博客,看来是有缘人,可以交个朋友,先发个邮箱吧。

为什么不用日记/笔记APP写日记?

我尝试换过许多软件写日记,最终都无法满足这样或那样的痛点:

  • 无论纯文本还是富文本,事件的原因和反思的展示都不直观;
  • 窗口展示太局限,一次只能看一天的日记,并且按日期为目录,看一篇日记就要点进去一篇;
  • 太折腾了,纠结于日记的本地存档
  • 有时候想简单写几句话留下教训,有时候想流水账,有时候想写长篇思考,这几种东西放到一起很混乱,不想打开日记/笔记软件;

后来我决定,反思的内容要独立在任何软件之外,并且这个软件最好不是日记或笔记软件,而 Excel 就是很好的替代。灵感源自《晨间日记的奇迹》一书。

一口气写了这么多,完全的心流状态,看来用 txt 文件写面向博客的碎碎念是个不错决定。txt文件没有“灵魂”,正是它最棒的地方。

不能强迫自己写,只在想写的时候动笔。